您的位置: 首頁>新聞動態>專題報道>“德潤黃礦”家風建設>正文 |
在黃陵礦區有一位大家熟悉的“救人小伙”,他就是黃陵礦業公司安保中心賈張杰。抓小偷、跳河救人、送傷者到醫院、幫助走丟孩子回家,這些事情發生在一個人身上,難免讓人想了解他的家庭情況,最感興趣的是什么樣的家庭家風培養出這樣一個勇敢的人。那就讓我帶你去了解真實的賈張杰。
做一個勤儉持家的人
小時候因為物資匱乏,奶奶就帶著他,在趕集的市場上撿商販扔掉的菜葉、撿地上掉落的粉條。剛開始賈張杰生怕遇到熟人產生尷尬。當奶奶教育他:“吃不窮穿不窮,計劃不到就受窮。一定要勤儉持家,日子才不會過得緊巴巴?!边@讓賈張杰的思想有了很大的轉變,感覺自己沒偷、沒搶,不丟人,浪費才是不好的行為習慣。從此以后,賈張杰深深知道自己家里的一切都來之不易。
多年以來,奶奶的話回響耳邊,勤儉持家,日子才不會緊巴巴。賈張杰生活非常儉樸,有時候很“摳”,什么錢該花、什么錢不該花,自己在心里都要盤算好一陣,從小到大,遇到別人丟棄,感到自己有用的物品,他依舊撿回來進行“廢物利用”。有一次在大學扔垃圾時,發現垃圾桶里有好幾雙軍訓用過的膠鞋,還有幾件迷彩服,賈張杰就把這些收集起來,帶給農村干農活的親人。每次遇到礦區的保潔、撿拾廢品的老人,賈張杰內心中就有一種無名的親切感,他會將自己車上的塑料瓶、家里多余的紙片,送給他們。有時候也會讓自己的孩子收集廢品,帶孩子將廢品變賣,用實際行動將勤儉持家這個傳家寶,一直傳承下去。
做一個自立自強的人
家里的爺爺,干農活是行家里手??嚯y的日子讓爺爺經常沉默寡言,每天都是忙里忙外、總有干不完的活。爺爺從不睡懶覺,干活勤快,這樣的生活習慣伴隨一生。自從改革開放后,家里分到十幾畝土地,一家人種旱煙、后來又改種蘋果,家里面又先后嘗試養豬、養雞等,家里的日子也漸漸有了起色。賈張杰的父親,接過上一輩的接力棒,先后跑運輸、又販賣過糧食等。一路拼搏、一路艱辛。
初中時,家里正在修建房子,恰巧碰上連陰雨,地上的雨水把修房用的沙子帶走了不少。父親帶著賈張杰冒雨抱磚,用土圍在磚頭外面。干完活,父親對賈張杰說,孩子,你有本事就外面闖去,沒本事了,你就回家守著,好好過日子。父親語重心長的的話,當時就感動的賈張杰落淚,也暗暗下定決心,一定要努力,不能給家人添麻煩。自從賈張杰來到黃陵礦業工作后,家人努力創業的經歷,經常在腦海中歷歷在目,自己也十分珍惜工作機會。在黃陵礦區,賈張杰先后獲得“陜煤集團最美員工”“黃陵礦業最美員工”“黃陵礦業四優共產黨員”等榮譽稱號,一步步開啟著自己的幸福人生。
做一個樂于助人的人
由于從小生長在農村,農村人真誠、直爽,經常樂于助人的精神深深影響著賈張杰。特別是在農忙時節,一家人的勞動力畢竟有限,還要經??刺鞖忸A報安排勞動。村里的人自行結對子,幾家人幫扶著干農活。有時候只剩下老人照顧孩子,能干活的大人都去相互幫襯著干活。爺爺、奶奶也是熱心腸人,經常給村里行動不便的老太太挑水、送吃的,遇到周圍親戚、朋友生病,就讓親戚、朋友在家里住下,幫忙照顧。村里人有急事,有時候深更半夜就能聽到敲門聲和呼喊聲,父親二話不說就出去幫忙,這樣的事例真不少。父親這樣教導賈張杰,永遠要記住別人的好,該幫的必須幫。咱們家能夠到今天,確實不容易,也離不開村民和親戚的幫助。就是這些普通的行為和樸實的語言,讓賈張杰以村里人、家人為榜樣,盡可能的去幫助周圍人。
賈張杰從事治安保衛工作,經常深入職工群眾開展接處警、活動執勤、信訪接待、道路巡邏等。大家遇到困難也經常能想起這個熱心腸小伙,他對工作認真負責,積極作為,贏得周圍人的一致好評。2017年七夕節,見有人落水,他跳河救人的舉動,更是被很多人稱為“救人小伙”。
做一個孝老愛親的人
外公、外婆身體不好,舅舅、姨姨都急在心上,可由于工作原因無法悉心照料。身在農村的母親主動照顧兩位老人。隨著爺爺、外婆先后離世,父母就把外公接到家里,一起贍養外公、奶奶兩位老人。父母經常教育賈張杰,孝敬老人是我們應盡的本分,一定要讓老人吃好、穿暖,安享晚年,家里的老人才是這個家庭最大的功臣。
雖然不能長期陪伴父母身邊,賈張杰經常帶著孩子回家看望家人。有時候專門帶著家里老人,游覽周圍縣城旅游景點,更是在2016年10月利用休假,帶奶奶到北京旅游。2017年9月,帶著外公、母親到山西旅游,由于去山西是自駕游,7天的時間里賈張杰一人開車,下車后還要照顧外公。由于外公八十多歲行動不便,為了讓外公多看幾個景點,賈張杰在車上后備箱專門準備了輪椅。談及自己過往的事情,賈張杰說:“孝老愛親,這都是我們做晚輩應該做的,有時候能跟老人在一起本身就是一種幸?!?。
好家風是優良品質在家庭中的積淀和繼承,是家庭留給每一個成員寶貴的精神財富。好的家風,無形中影響著家人,讓子女受益終身。(趙?。?/p>
版權所有:陜西陜煤黃陵礦業有限公司(黃陵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)
地址:陜西省黃陵縣店頭鎮 郵編:727307 技術支持:黃陵礦業信息中心
Copyright(C) 2011 Huangling Mining Group E-mail:txzx@hlkyjt.com.cn
陜公網安備 61063202000102號 陜ICP備案05006082號-1